UG建模中拔模、倒角和抽壳的顺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常会用到拔模、倒角和抽壳;这几个命令是独立的,但使用顺序不对往往得不到所要的模型。
下面创建一个简单的带有拔模度的盆子来说明。
首先,选用拉伸命令,以XY为截面线的草绘平面。在草图中绘出一个中心在坐标原点的矩形,长为100宽为50.
回到拉伸对话框,向Z正方向拉伸20的高度,得到模型的主体。下面按照正常顺序创建出其它的细节部分。
先对模型进行拔模;打开插主菜单栏,选择其中的细节特征,选择里面的拔模。拔模的矢量为Z轴正向,固定面为模型的底面,拔模的角度为-10,确定后得到一个向外拔模10度的盒体。
选用倒圆角命令,按图所示选择相应的相交线进行倒半径为8的圆角。
最后,选用抽壳,抽壳的厚度为3.得到所要的模型。
由此可知,拔模、倒角和抽壳是一般建模的正常顺序;
如果先倒角再拔模,那得到的圆角会因为拔模的原因,将圆角拉扯成了一个可变的圆角;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抽壳后再拔模,得到的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抽完壳后倒角,得到的壁厚就会发生改变,这也不是我们所要的。
所以,在进行拔模、倒角和抽壳时要根据所给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料拔模、倒角和抽壳的顺序,就会得到所要的模型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