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书爱的教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上小学四年级一学年的日记,后来作者的父亲发现后进行了病句的修改,但没有修改任何故事,对一些日记进行了回信。四年后,上高中的亚米契斯重温当年自己的日记,有了更多的感悟,所以自己又重新润笔(但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故事原貌),然后进行了发表,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爱的教育》。
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过马路时突然挣脱了妈妈的手向马路中间跑去,这时恰好一汽车驶过来,三年级学生罗伯弟勇敢地赴了过去,救了那个一年级的小孩而自己的脚被车轧伤,从此不得不用起了拐杖。所有人都夸罗伯弟是个勇敢的孩子。他的确是个勇敢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是个英雄。更确切地说,他的行为是勇敢的,他的内心是充满勇气的。前者是行为上的,虽然可歌可泣,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却是不提倡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把这种情况时孩子应该“见义勇为”改为了“见义有为”),但后者却是我们所要大力倡导的。想想看,罗伯弟赴上那一刻是不容迟疑的,没有时间“想”的,那是自身内心强烈的正义感和强大的勇气瞬间的爆发!
科罗西出身贫寒,母亲以卖菜为生,他自己也身有残疾。某日科罗西遭同学嘲讽,欺负,同学弗朗蒂更是站在课桌上模仿科罗西的母亲卖菜,科罗西忍无可忍,抄起一个墨水瓶向弗朗蒂砸去,却不料正好打在了刚进来的老师身上。同学们个个默不作声,老师大怒,问是谁干的,这时班长卡罗纳猛然站起,语气果断地说:“是我”。片刻之后,科罗西也站起来,伤心地哭着说:“是我,……”。卡罗纳是勇士,勇为弱者担当;科罗西也很有勇气,他敢于承认,担当(虽然有人愿意替他承担)自己的过失。
下雪了,孩子们很兴奋的打雪仗,突然一过路老人被雪球击中,受伤晕倒,一群大人(包括警察)边救人,边议论着要找到凶手。卡罗纳低声细气地对卡罗菲说:“鼓起勇气来,是你干的,快承认吧,要不然,他们就抓别人,你不就成了胆小鬼?”,卡罗菲说:“我不是故意的”,但仍勇敢地承认了是自己不小心击中了老人,并道歉还多次去老人家看望照顾,还送老人孙子(也是卡罗菲的同学)一本邮册,而那本邮册是他的“心肝宝贝”,甚至有同学曾经这样评价过卡罗菲对自己那本邮册的钟爱:即使邮票能救他母亲的命,他也不肯将邮票拿出来!卡罗菲内心也是充满勇气的,虽然自己闯的是大祸,但最终在同学的鼓励下也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并情愿为此付出代价(请别小觑那本邮册对卡罗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