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南京雨花台游玩路线及景点

南京雨花台游玩路线及景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南京雨花台游玩路线及景点

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雨花台附近呢!所以不得不介绍一下——南京雨花台,这里风景秀丽,适合老人与儿童步行参观与欣赏,这里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外国友人来此摄影留念。

雨花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风华千秋雨花韵。在雨花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西周太伯兴修水利起,便有了先人的遗迹,至明、清,更是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雪映山眉紫,烟消树顶圆”,这些美妙的诗句,正是历史上雨花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栩栩如生的写照。

在雨花台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古圣先贤和仁人志士曾在此演绎了壮丽的人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梅岗与梅廊

  东晋梅岗,又称梅岭岗,东晋初期,胡人压境,都城南迁,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屯营于此。为了纪念梅赜将军的高风亮节,后人在岗上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到明清时,这里已形成梅海,与钟山脚下的梅林成为南京东郊、南郊两大赏梅胜地。为重振梅岭雄风。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此复建梅岗,由“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曲”四部分组成,曲折幽深的长廊与周边的千树梅花相映成趣,成为南京市的重要赏梅之地,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的重要分会场。

曦园孔雀园

  南京最大的孔雀生态观赏园。这座依山傍水、小径曲折的小院有个很古朴典雅的名字叫“曦园”,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来是雨花台风景区的外宾接待室,1993年建成南京孔雀园。它占地面积36.5亩,为江南庭院式花园。曦园圆形石门古朴幽邃。迎门是雨花石铺就的阶台。走进曦园,雨花石小径载您缓缓前行,阳光从两侧的雪松枝叶间泄出来,给您无限温馨。园中山清水秀,林茂竹翠,梅、桂、紫竹,枯藤老树山花,营造出几许思忆之情。曦园以放养孔雀闻名遐迩,园内有蓝、白孔雀100多只,人与美丽的孔雀共处,流溢着安宁、静谧、幸福和快乐的气息。

木樨苑

  绿化以桂花为主。配以野生杜鹃(映山红)。桂花,古称木樨。1999年在此建木樨苑,由桂花专类园、假山瀑布、流杯亭、木樨榭、曲桥、小径等部分组成,占地12亩。桂花专类园栽植了26个品种的千株桂花,湖堤上垒起了高达8米的假山群,瀑布从假山顶向南喷射,转而往东一泻而下。苑内花树常开,绿草如茵,春季杜鹃红满山,夏季竹林翠幽深,秋季桂花香四溢,初冬红叶染层林,寒冬苍松势尤存,木樨苑充溢着诗情和灵气。

南门休闲广场

  景区南大门占地面积约297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由二个亭式建筑、二个耳房组成,成条状对称布局。建筑轴线达80米长,房屋建筑面积为14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浇灌框架结构,外坪为干挂金山石板和绿色玻璃幕墙。高度为3.1米至3.7米。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十分协调。门式建筑轴线中间部分设置了小型喷泉水池,长12米,宽4.5米,形成树冰状、鼓泡状及彩虹状等形态各异的水体造型。距小水池4米距离处又设置了一座塑假石水池,长25米,宽8米,居中以园林造石手法塑造了一块长17米,宽2.5米,高近3米的仿真雨花石,形象逼真,石纹清晰,石面上镶嵌雨花台三个金色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就,每个字高宽各约1.2米,是风景区入口处的标志性题名石。整座建筑是新颖、具有现代气息的门式建筑的代表。

怡苑盆景园

  怡苑建于80年代初期,占地2公顷,由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设计,是具有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园中园。迎门而立的是灵动的假山,各色花木,布于其前。两旁是对称的花房,山后是水池。2亩大的池内,鱼翔浅底、鸳鸯戏水、野鸭呱呱。苑内圈养了蓝、白孔雀及八哥、虎皮鹦鹉等。2002年在怡苑建成了大型现代盆景馆、银杏林广场、瀑布水景、自然山石与溪流、旱喷景观、木桥、怡亭等设施。盆景馆内种植了南京地区罕见的椰子树、假槟榔、美国金琥及侏罗纪时代的亿万年活化石植物“桫椤”等,集中展现了南国特色植物风光。苑内还配植了鱼鳞木(亿万年前成活至今的活化石植物,又名珍珠黄杨)、映山红、金银花、金银木、羽毛枫、榆树桩、雀梅、赤楠等形态各异的古桩盆景和菖蒲、鸢尾、灯心草、野生兰花等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楼台亭阁、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动静和谐的绚丽彩图。

竹林

  雨花台景区的竹林,是南京市区最大的连片竹林。请看这万株翠竹,端直挺秀,疏密得体;林中一片静谧,风雅宜人,疏风醉影。此刻竹径小路就是无声的导游,请各位沿路欣赏两边的竹姿,近显远隐,层出不穷,配以小亭小景,真可谓“竹径条条通幽处,游人处处画中行”。刚毅不拔、傲雪不凋,竹的魅力在此得到充分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游人到此观竹态、赏竹影、闻竹声、学竹品,给人以无限的力量、激情和雅趣。

天降花雨区

  天降花雨区入口出的照壁上“天降花雨”碑刻由南京著名的寺院——栖霞寺的住持隆相大师亲笔题写,具有世外高人的神韵。壁照前设置的雨花宝鼎1.8米,为圆形三足鼎,立耳,圆形腹。腹下微敛,三柱足中空。鼎腹前后饰蟠螭纹图案,意为一方圣土,其间点缀梅花,意为天降花雨。鼎腹的四面分布“雨花宝鼎”四字。鼎腹蟠螭纹图形为经典的古代饰纹图案,铜鼎的纹饰格式均参照经典的古代铜鼎的模式设计,造型质朴、大方,并具有雨花宝鼎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雨花宝鼎的周围栽植单瓣樱花,利用早樱凋谢时落英缤纷的景象,体现“天降雨花,坠地成石”的主题,营造出“游人不知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的意境。云光法师虽已一去不返,但那落花如雨的玄妙一刻却被永远地定格下来。

自驾游路线

自驾游线路之沪宁高速线路:

公交线路

地铁 > 中华门南站出口 > 向东500米 >雨花台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