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因此,家庭、幼托机构、医疗机构要共同参与,一起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共同保护宝宝的健康。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
医务人员在择泉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册岔慎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应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案段式。